找到相关内容687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浅解

    善十一者,一信,二精进,三惭,四愧,五无贪,六无嗔,七无痴,八轻安,九不放逸,十行舍,十一不害。”   什么名善?它能令行人、他得顺于法性之利益,故名为善。 一信。信即信仰,无有...等无益苦行。执以为最殊胜出正因。五邪见。邪见即知见不正。诸如不信正法,谤无因果,以及不属于前面四种的一切邪执,皆邪见所摄。以上六种烦恼,属根本烦恼。   “五、随烦恼二十者:一忿,二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1758263.html
  • 胡兰成著:禅是一枝花(3)

    尊:外道有何所证,而言得入   ?世尊云:如良马,见鞭影而行。   世尊良久,是欲言未言,示以天地将发之机。   一日,与哥哥及七姐出街。七姐是暑假从日本来的。三人在驶行的公车中   没有坐位,...阿难至贫里乞食,不至富里,维摩诘就责他不该,告以应平等行乞。一个人   对人对事物,是有见识与情意的分别,见识是晓得对方,而情意则与对方共   ,春风陌上,对于不识的人亦皆是好意。伍子胥自楚国逃往吴国...

    胡兰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1058320.html
  • 参悟佛教(1)

    “果报”。业有一种不导致报应决不消失的神秘力量,叫做“业力”,“业力不失”是联结因果报应的纽带。作什么性质的业,得什么性质的报,这是铁的法则。所谓善有福报,恶有罪报,是其主要内容。报有迟早,有“报...不同,因而有三界六道,贫富天寿等差别。如此业报轮回,受诸苦恼。  既然有情只是“五阴”的聚合,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,所以有情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,没有单独的“自性”,即谓之“人无我”。佛教认为,“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3858733.html
  • 从楚山的念佛禅谈禅净合一

    一切的主宰,即无本体论;对于一个人来说,没有不灭的灵魂,关键是在今生获得正觉。另一方面,佛教又讲因果报应,累世轮回;人们修行,以期来生跳出三界,脱离苦海。因此,佛教传入中华,即造成了重大的分歧。东晋...国土。观想灭罪念佛三昧门是行人观想佛的相好,一心专注,久久便得见佛光明照触自己,如是所有罪障皆得消灭。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是观佛相从自心生,无别境界。心境俱离念佛三昧门是进观心亦无相可得。性起圆通...

    李志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075890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和谐理性模式——从“心”开始的功德本体论

    模式。惟有这颗心,能够维系社会的正常交往,维系着人际关系的和谐。惟有具备这颗心的人,才能与人正常交往;惟有具备这颗心的人,才能与人和睦相处。其中具有了一种神圣的规范,超越了的、来世的价值规范。  ...就是要在这个所谓凡俗的世界里面体现其神圣性,把它的限制转化成个人乃至群体超升的增上缘。当为人间佛教的核心追求,同时也是中国佛教建构其和谐理性模式的基础。   一、从“心”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2659408.html
  • 宗教对话:理由、内容与方式

    另一世界,而是在。耶稣要人与他的兄弟复和,因为天国不是那些连和自己的兄弟都没有和好的人所能承受的。耶稣又说,天国在人与人之间。上帝就是爱,彼此相爱的人也就生活在上帝/天国里了。  佛教的涅槃不是只在...不愿加入正式的宗教组织。例如在英国,基督徒的人数一直在下滑。而全球范围内的新宗教、新教派却发展迅猛。  在意义上,传统宗教需要改革、更新,需要转变自我的形象,需要在文化上有新的创新。我们知道,从...

    王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5059435.html
  •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

    自我,只是讲它非真常实我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六第129经、卷七第131经佛言既说见一切无我名正慧,又说:  若有见言:有我、有、有他;有常有恒不变易,彼一切非我、非异我、不相在,是名正慧。  这段话中...  无我观与自我意识的建立   诸法无我,为佛法三法印的核心,所谓无我,应为真俗两大方面的统一。就真谛言,无我之“无”所否定的,是众生误认的即五蕴、五蕴中、五蕴外常一自宰之“实我”,实我非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5359439.html
  • 《禅学随笔.禅体验的解释》

    思想、期望与情感,后面这些东西是决定我们生活之意义的。禅主要所关怀的是最基本和最初始的东西,至于关乎我们日常生活的事物,它让它们留在相宜的处所。凡是属乎二元层面的事物,都留待道德,哲学,宗教,政治,...而忧愁,特别是关于我们肉体的存在,以及之后的来生(设若有来生)为然。这似乎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情感,何至于引起这位禅师的大笑呢?仅只是笑还不够;他甚至把工作的器具丢掉,停止了抹墙,回到他自己房中。他这样...

    铃木大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0859647.html
  • 朱熹的“居敬”概念与菩萨戒的“发心”之对观──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

      爱憎皆平等。如此才能使菩提心的行境增广遍布。   在发心的七个步骤中,首先应对一切有情皆曾是我的母亲生起了   知(运用推知的方式);感念母亲的恩德,推知生生世世母亲的   恩德亦如此...以及大乘佛学阐扬菩萨戒的前行基础一“发菩提心   ”的概念,两者之间的同异性。一研究的主要目的,一方面希望能   够呈现二者的理论思维特色及责践意义;一方面希望突显其间的共通   性,以开展彼此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960062.html
  • 儒成与佛成─浅探儒佛修学进程之会通

    获得世间成就或的利益为其目的。但由于其所学行是持守戒律、修习定慧等之善法,本即有其相应的功德果报。因此其所获的学果并不会相悖于世间的成就、利益。但对于大乘行者来说,正因为其所希求的目的不在于成就短暂...佛教独有的二种涵义。《瑜伽论》说明:为了趣向增上心,故修学净戒,即是增上戒学。为了趣向增上慧而修定心,即是增上心学,为了趣向烦恼断而修智见,即是增上慧学。(大正三○,页436b)一说明即表达三学的三种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260066.html